“三大圣雄”,无一不是声名传遍四海、成就震铄古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时至今日,我们应以怎样的形式纪念他们? 您的圣雄是谁?您又会以怎样的形式纪念他?

透过李光耀、胡志明、甘地三位人物各自的经历与成就,我们不难体会出他们何以成为伟人、至今仍被纪念的缘由。不过后世为这些伟人而建造的纪念建筑通常坐落于世界各地,非常不便于民众凭吊或者瞻仰。因此,GLOBALWARMIC一个可映射现实世界事物的虚拟平台,让人们在虚拟世界纪念伟人,也让伟人的精神突破物理空间的桎梏、得以延续。

GLOBALWARIMC平台让伟人的精神突破物理空间的桎梏、得以延续。”
— Kirin Soo
SINGAPORE, SINGAPORE, January 26, 2022 /EINPresswire.com/ -- 李光耀、胡志明、甘地,相信这三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李光耀是新加坡国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胡志明是越共创立者、越南革命领导人和建国之父,而甘地则是印度国父、非暴力抵抗学说的创始人,被称为“圣雄”。此三者无一不是声名传遍四海、成就震铄古今的伟大人物,但他们究竟伟大在哪里?时至今日,我们应以怎样的形式纪念他们? GLOBALWARMIC平台或许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

李光耀:世界公认的语言治理
如果要形容李光耀的成就,单单用一个“新加坡国父”可能略显单薄。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独立的直接促成者,不仅在之后推行了新加坡经济改革,还实行高薪养廉、设计选举制度、倡导文明举止等等。但相对来说罕为人知的是,李光耀在新加坡语言治理方面的成就。

对于国家来说,国家层面的语言治理是最重要的。而新加坡的语言治理被世界公认为是非常成功的。这主要表现在新加坡各民族及各语言使用者能够和谐相处,语言能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服务。新加坡人既能用英语与世界保持联系与沟通,又能用自己的母语来维持和传承自己的本族文化。而新加坡语言治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光耀。
李光耀生活于多语言的环境中,自称“掌握六种半语言”,即英语、华语、马来语、爪哇语、拉丁语、日语,以及两门汉语方言(福建话、客家话)。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体会到母语是民族之根,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认为双语或者多语政策是解决语言冲突的良方。因此,他针对新加坡国情制定了“多语+双语”政策,即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均为新加坡官方语言,且每人至少学习、使用两种语言(族语+英语)。正是这种“多语+双语”的政策,才形成了新加坡长期以来教育制度的基石,以及其社会稳定的基础。

胡志明:身体力行彰显道德风范
世人皆知,胡志明是越南革命领导人和建国之父,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但其对于道德领域的成就,不深入了解的人很难得知。胡志明虽没有发表过关于道德问题的长篇巨著,但是他通过大量短小文章和讲话阐述他对道德的观点,并且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用一生的实践和行动体现了一家革命家的道德风范。

胡志明认为,道德是革命者的基础,如同树的根基、河流的源头。一个人有了力量才能挑得起重担,走得了远路;一个革命者有了道德才能完成革命的任务。他在《革命之路》开卷第一章就讲,“必须有德才能有智,有了智以后,德便可确保革命者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的主义。”事实上,他本人也是这么做的。胡志明在最初投身革命活动的时候就拿《革命之路》作为教材,向有志于革命的青年教授内心具备道德修养的意义;他在党内加强革命道德教育,并反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胡志明仍念念不忘干部、党员的道德教育。他在《遗嘱》中恳切地说:“……每一个党员和干部必须真正具备革命道德,真正勤俭廉正、至公无私。”

甘地:直面世俗之耻
提起甘地此人,可谓是举世闻名,然而多数人似乎对其耳熟而不能“详”,不少人得知甘地,还是源于理查德·阿滕伯勒导演的传记片《甘地》,又或者是泰戈尔赠予甘地的尊称——“圣雄”。

但在不少研究者看来,相较于以上途径,通过《甘地自传》来探寻甘地本人的形象,才能够深入理解甘地的伟大之处,以及他是如何完成“由凡入圣”这一转变的。甘地出生于传统的印度教家庭,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在他写的《甘地自传》中,“愧”或者“耻”是重复出现最多的一个高频词。比如在讲述自己的童婚经历时,甘地就颇感羞愧;而对于自己父亲的死,甘地所体验的“耻”最多(甘地在父亲重病时仍旧上学,还错过了与父亲的临终告别,因而他认为自己没有为父尽孝)。甘地不断讲述并主动投身于人生中各种让他感到“愧”或者“耻”的经历,并将此看作自己体验真理的形式(“体验真理”也是《甘地自传》的副标题)。甘地还在自传中提及了种种恶行,他清楚地知道这种恶也是存在于自己身上的,于是想通过努力戒除这斑斑劣迹,并由此改造他的“世俗之我”,健全他的“脱俗之我”。可见,甘地的人生如同一场不断体验真理的实验,直至最终完成“由凡转圣”这一目标。

透过李光耀、胡志明、甘地三位人物各自的经历与成就,我们不难体会出他们何以成为“伟人”、至今仍被纪念的缘由。不过后世为这些伟人而建造的纪念建筑通常坐落于世界各地,非常不便于民众凭吊或者瞻仰。基于此,BRR开发的GLOBALWARMIC——一个可映射现实世界事物的虚拟平台,可以让人们在虚拟世界纪念伟人,也让伟人的精神突破物理空间的桎梏、得以延续。

KIRIN SOO
NAGA & MACANS
om.kirin@nagamacans.com

Legal Disclaimer:

EIN Presswire provides this news content "as is" without warranty of any kind. We do not accept any responsibility or liability for the accuracy, content, images, videos, licenses, completeness, legality, or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article. If you have any complaints or copyright issues related to this article, kindly contact the author above.